萍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致敬追梦人,献礼二十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年三下乡系列活动(三)--红色文化知识宣讲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时间: 2022-07-05

 

 

井冈山红色文化,是井冈山精神的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经典。其文化品格和文化内涵,精神内涵和价值内涵,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井冈山红色文化具有显著的特点,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时代意义。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鲜为人知的井冈山被载入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揺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

7月2日,萍乡学院“红色足迹走读团”来到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接受党史熏陶,记录心得,争做红色文化知识宣传讲解员。在馆内,全体成员认真观看当年的珍贵图片、实物及资料,回顾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为新中国诞生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爱国情怀。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展分为六所展厅,其中所展览内容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为:中国革命道路的艰难探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新局面与走向全国胜利。博物馆深度还原了革命年代的抗战环境,展现了革命伟人们在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仍旧坚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团队成员陈芃宇以“井冈山斗争与井冈山精神”为题,从“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光照千秋的井冈山精神”、“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等三个方面,向在馆内参观的人员生动阐述了井冈山精神的历史形成与深刻内涵,重点介绍了井冈山精神的特质。同时,还分享了自己在井冈山学习的所思所感。

陈芃宇同学谈到:“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毛主席的西江月生动地描述了1928年8月红军在井冈山第二次反会剿的情形。同时,这也充分体现了井冈山两年零四个月革命斗争的严酷形势和军民一心的斗争决心。八十年过去了,黄洋界的隆隆炮声早已散去,但革命的精神犹存。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斗争靠什么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正是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产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顽强斗志,产生在敌人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

此次井冈山的实践之旅,让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大学子更加坚信了信仰的力量,明白了深入人民群众的意义,他们表示在今后的日子里必将更加努力学习,用自身所学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积极实践,成为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的奋斗好青年。

(供稿:马院网络宣传部,修改、审核:陈尧嘉)


版权:萍乡学院 地址:江西省萍乡市萍安北大道211号 邮编:337055